懷孕中的媽媽坐在沙發上微笑喝水,象徵孕期補水的重要性,提醒孕婦每天正確補充足夠水分,照顧自己和寶寶的健康。

這篇文章寫給正在懷孕、關心自己與寶寶健康的妳。妳會清楚知道孕婦每天該喝多少水,以及如何掌握補水的正確方法。

懷孕期間常聽人說「要多喝水」,但妳知道怎麼喝才對嗎?不少孕媽咪以為每天喝個三四杯就夠,卻忽略了身體在孕期的代謝與循環需求大幅提升。喝太少可能導致頭暈、便祕、水腫,甚至影響胎兒發展;但喝太多也可能造成身體負擔。本篇將帶妳釐清水分攝取的迷思,搭配生活化建議與小技巧,讓妳從容應對每個孕期階段的補水挑戰!

 

孕婦每天該喝多少水才夠?從體重與週數開始估算

孕期喝水的量,並不是每個人都一樣!正確的方式,是依照孕婦的體重、活動量與懷孕週期來評估。

孕婦每天喝水量參考示意圖,顯示依照體重每公斤攝取30到40毫升水,例如60公斤孕婦每天需要1800到2400毫升,並搭配白開水、蔬菜、水果與湯品等補水來源。

通常建議每日水分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 × 30~40 ml。例如:60 公斤的孕媽咪,建議每天約喝 1800~2400 ml

常見的水分攝取來源包括:

  • 白開水、氣泡水(無糖)
  • 湯品、蔬菜中的水分
  • 牛奶、豆漿等飲品也計入部分水分

但含糖飲料、咖啡因飲品則不建議列入計算。

怎麼知道自己喝夠了?

  • 小便顏色偏淡黃,表示水分充足
  • 若口乾、尿量變少且顏色深,代表身體缺水
  • 天氣熱、活動量大時,要額外補充水分
 

水喝太少會怎樣?這些狀況孕婦最常見

許多孕媽咪忙碌一天沒注意喝水,其實身體早就發出缺水警訊!

喝水不足可能導致:

  • 便祕、排便困難
  • 血液循環變差,造成頭暈疲倦
  • 羊水量偏低,影響胎兒發展
  • 尿道感染機率提高

特別注意!孕晚期更容易忽略喝水

  • 胃被擠壓、口渴感下降
  • 容易怕頻尿而減少喝水

建議改成少量多次補水,避免一下喝太多

 

水喝太多會水腫?這個迷思要破解

不少孕媽咪聽到「水腫」就覺得要少喝水,其實這是常見誤解!

水腫真正原因可能是:

  • 身體循環不良(如久坐、久站)
  • 鈉攝取過多(如吃太鹹)
  • 缺乏活動,導致代謝變慢

如果只是擔心水腫而少喝水,反而會讓代謝更差、水分更滯留

建議做法:

  • 持續正常補水
  • 飲食清淡、減少高鈉食物
  • 睡前 1 小時內少喝水,避免夜間頻尿
 

除了水,還有哪些「隱藏版水分」可以補?

不愛喝水的媽咪別擔心,其實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食物能幫助補水。

推薦補水選項:

  • 水分多的水果:西瓜、葡萄柚、哈密瓜
  • 高水分蔬菜:小黃瓜、番茄、萵苣
  • 低糖湯品:昆布湯、蔬菜清湯
  • 無糖豆漿、牛奶:攝取營養又補水

小提醒:這些不能完全取代白開水,但可作為補充來源。

 

孕期補水好處多,寶寶與媽媽一起受益

補水不只是為了解渴,對整體孕期健康與寶寶的發育都有關鍵幫助!

  • 幫助血液循環,將氧氣與營養帶給寶寶
  • 穩定羊水量與胎盤環境
  • 減緩孕期抽筋、疲勞、水腫等常見症狀
  • 預防尿道感染與便祕
 

常見問題 FAQ

Q1:我該怎麼知道自己今天喝夠水了?

看尿液顏色是否為淡黃色,若偏深或尿量變少就可能缺水。

Q2:懷孕中後期常不口渴,還需要喝水嗎?

需要。羊水需求仍高,建議分次慢慢補充。

Q3:這樣喝水會水腫嗎?

不會。水腫多半來自循環差與高鈉飲食。

Q4:湯或豆漿算水分嗎?

算,但建議白開水仍為主要來源。

Q5:需要精準記錄 ml 嗎?

不必過度計算,大致抓量並觀察身體反應即可。

 

總結:補水這件小事,其實是照顧寶寶的大事

養成喝水的好習慣,不只幫助妳舒緩孕期不適,也讓寶寶的成長環境更加穩定。 從今天開始,一起溫柔地照顧身體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