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「宮寒」經痛找上門?6個暖宮穴道按摩可舒緩保養,你必須知道
許多女性都有月經失調、經痛的困擾,子宮的虛弱不適,是導致長期經期不順、經痛的原因。尤其現在上班族女性,壓力大又不愛動,常常久坐久站,過度勞累,長期下來就形成了肝腎兩虛的體質,進而讓卵巢、子宮有提早老化的可能!
子宮好,人不老
中醫中所指的「子宮」和西醫中的「子宮」概念不一樣,範圍要更廣一些,包括子宮、卵巢等。「宮寒」出現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為女性自身的體質所決定,有些女性本身就是虛寒體質,手足很容易出現發涼的症狀,體內陽氣極其缺乏,因此容易導致「宮寒」。另外,現在有些人的生活習慣特別不好,喜歡在寒冷的冬季穿短裙,或穿著過於單薄,而且為了貪圖涼爽,經常吃一些冰品,這樣很容易會導致寒邪侵入身體,這類「宮寒」完全是自己「產生」出來的。
女生首重保養婦科,最要保暖的地方就是腹部,因為骨盆腔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-子宮和卵巢所在,子宮一旦偏寒,婦科疾病和不孕容易找上門。
因此暖宮保養成為現在女性必做的護理,中醫師建議要多找時間放鬆自己,搭配多吃溫養食補、按摩暖宮穴位,定期做暖宮療程都有助於留助青春,延緩老化的速度。
每天5分鐘 讓妳的子宮變暖宮
今天來分享中醫師推薦6大暖宮穴道,1招懶人暖宮法,每天只要按摩3-5分鐘,可以在日常生活保養婦科,經痛、經期不順等問題也可得到適度地緩解。
1.關元穴
位置:肚臍直下3寸(四指幅寬)處。
功效:婦科保養大穴,中醫稱關元穴為「人的第二個心臟」,能活絡子宮氣血,改善月經不順、子宮虛寒。
保健方式:用四指一次按壓5秒,每天睡前按20下,子宮虛寒、易經痛的女性,可用暖暖包或熱毛巾,每天熱敷20分鐘。
2.子宮穴
位置:肚臍下4寸,離正中線3寸,左右各一點。
功效:調經理氣、保養婦科,增加小腹氣血循環,建議一天至少2∼3次。
保健方式:用四指一次按壓5秒,每天睡前按20下,子宮虛寒、易經痛的女性,可用暖暖包或熱毛巾,每天熱敷20分鐘。
3.三陰交穴
位置:腳踝內側往上約4個手指的距離,在腳脛骨邊緣旁。
功效:是女人的「不老穴」。能改善經期不順、經痛、經血過多或過少問題,也可以改善水腫狀況。
保健方式:每日早晚,以拇指或四指指腹揉壓3~5分鐘;也可以手握拳,輕敲20下。
4.湧泉穴
位置:位於腳底用力彎曲腳趾時,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。
功效:提升腎氣,可使腎精充足,改善掉髮、精力減退、倦怠感、婦女病。
保健方式:雙腳盤腿而坐,用雙手自然輕鬆地拍打湧泉穴,拍到腳底發熱為止。
5.血海穴
位置: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後,會在膝蓋內側看到一個凹陷的地方,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頂端就是血海穴。
功效:可以舒緩腹脹、濕疹、皮膚瘙癢、緩解女性的月經不調、貧血、婦科疾病。
保健方式:按壓每個穴位5∼10分鐘,每天可輪流按壓4∼5次,建議不要在吃飽飯時揉按。
6.八髎穴
位置:八髎是八個穴位: 上髎、次髎、中髎、下髎各一對,所以叫作「八髎」。穴位於人體腰骶部位,這個部位恰好是女性胞宮(子宮、卵巢等的統稱)的位置
功效:又稱“ 春回穴 ”支配盆腔內臟器官的神經血管會聚之處,是調節人一身的氣血的總開關,可以舒緩經痛、失眠、便秘!改善婦科疾病,包括下腰痛、月經不調等。
保健方法:手握空拳,用拳背叩擊腰骶,雙手可以同時進行。叩擊力度要大得足以發出明顯的聲音,刺激骶骨神經孔,傳遞到盆腔,刺激內部的臟腑。
時時熱敷不讓子宮變冷宮
1.生理期時儘量不要洗頭
2.經前一週到生理期洗澡時可以用熱水多沖下腹部
3.如果偶爾嘴饞吃了冰涼食物,可以用熱敷袋或暖暖包熱敷下腹,對驅散寒邪很有幫助
4.另外洗完頭後可以在吹頭髮時順便用吹風機吹一下肚子,記得要離肚子約1、1.5個拳頭的距離,大概吹3-5分鐘至溫熱為止
簡單一個小動作,就能讓妳不再受經痛困擾。
專業暖宮回春療程 讓妳月月不煩惱
如果真的不知道怎麼按摩,推薦妳定期做暖宮保養課程吧!逗doll spa有專業的暖宮課程,在療程中芳療師會針對暖宮穴道及婦科反射區做加強,課程中的溫熱活絡霜,更能活絡子宮氣血、溫養順氣,建議經前、經後做保養,讓妳每個月可以順順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