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孕期間,妳的每一口營養,不只是為了自己,更是給寶寶最好的起跑點。而蛋白質,正是孕期不可或缺的營養主角之一!

 

為什麼孕期要特別補充蛋白質?

為什麼孕期要特別補充蛋白質?

蛋白質是生命的基本構造,從細胞、器官到肌肉都需要它。懷孕時,母體和胎兒都需要大量蛋白質來應付發育與生理變化:

🧠【支持胎兒發育】

提供胎兒器官、肌肉、腦部發育的基礎原料。

⚠️【降低不健康風險】

研究顯示,蛋白質充足能降低寶寶出現唇裂、腭裂等先天性缺陷的風險。

💪【支援媽咪體力】

蛋白質能提供穩定能量,有助維持孕媽咪的免疫力與日常活力。

蛋白質的攝取量:怎麼吃才夠?
 

蛋白質的攝取量:怎麼吃才夠?

隨著孕期推進,蛋白質的需求也會增加:

孕期階段建議額外攝取量相當於食物份量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取量
第二孕期+6 克/天約 1 塊瘦肉體重 × 1.2 克
第三孕期+12 克/天約 2 塊瘦肉60 公斤 ≒ 72 克/天
  • 第二孕期:比懷孕前多攝取約 6 克蛋白質
  • 第三孕期:約需增加 12 克蛋白質

👉 這大約是多吃 1~2 塊瘦肉(每塊約半個手掌大)即可補足。
👉 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:每公斤體重 × 1.2 克
例如:60 公斤的孕媽咪,每日約需 72 克蛋白質

 

優質蛋白質怎麼挑?

補蛋白不只是數字達標,蛋白質的品質也很重要!

優質蛋白的特性包括:

✅ 含有人體必需胺基酸

✅ 好吸收、易消化

✅ 同時低脂肪、低熱量

推薦攝取來源:

🍗 動物性蛋白質:雞肉、豬肉、滷肉、雞蛋、牛奶

🌱 少數植物性蛋白質:如黃豆製品

👉 建議每日蛋白質來源中,至少有 2/3 來自動物性食品,這樣能確保蛋白質的「利用率」與營養完整性。若太依賴豆類,可能影響蛋白質的品質與吸收效率。

 

蛋白質攝取不足可能的風險

若蛋白質不足或品質不佳,除了影響胎兒成長,也可能導致其他營養素(如鈣、磷、鐵、維生素B群)吸收不良,增加孕期併發症風險:
 

影響部位可能症狀
胎兒發育生長遲緩、先天性缺陷風險上升
孕婦健康水腫、妊娠毒血症、子宮收縮異常
營養吸收狀況鈣、鐵、磷、維生素B群吸收效率下降
免疫系統抵抗力變弱,容易感染

🚨 水腫

🚨 妊娠毒血症

🚨 貧血

🚨 子宮收縮不良、流產風險提高

🚨 抵抗力下降、易感染

 

小提醒:補充蛋白質也要注意這些!

✅ 多樣攝取,營養更完整

不要只吃一種肉類,可搭配雞蛋、魚肉、奶製品等,提升整體營養價值。

🚫 避免過量攝取

吃太多可能增加腎臟負擔,建議依照體重計算攝取量,必要時諮詢營養師或醫師。

🍼 食慾差?可以考慮補充品

若因孕吐或食慾不振難以從日常飲食中補足,可在醫師建議下選擇孕婦專用的蛋白補充品。

🧼 注重食品安全與衛生

避免食用生食、未煮熟或過度加工的蛋白質食物,確保媽媽與寶寶的健康。

 

從現在開始,好好照顧妳和寶寶的第一步,就是每天吃對、吃好蛋白質 💛
懷孕是一段辛苦又充滿期待的旅程,記得適時補充能量,也給自己一點掌聲和愛